EN

高考复习要点——现代文阅读


2021-02-27 08:58  网络  浏览量:147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事的同时也有抒情,主要运用了直接和间接两种抒情方式。如“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一句,就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B.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博闻强识、幽默、睿智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梁启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

C.梁任公讲到戏剧《桃花扇》的内容,“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是因为痛恨帝王昏庸无能,致使百姓陷入战争苦难而痛心疾首。

D.文章开头交代“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在字里行间,作者也暗示了梁任公先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

【答案】C【解析】“梁先生被其中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表述有误。梁先生演讲的时候是20世纪20年代,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一细节描写表明先生的忧国忧民之情。

2.第八段中梁任公先生两次哭的原因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案】明确:不一样。第一次哭是因为痛恨帝王昏庸无能,致使百姓陷入战争苦难而痛心疾首。第二次是因为战乱终告结束,百姓总算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国家走向稳定的期盼终于实现而哭,这是喜极而泣,突出地反映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却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

【答案】首先是因为梁启超讲演非常有特点:①开场白非常独特而有个性。②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洪亮而激亢。③讲演内容,在笔写的讲稿之外,能大段地背诵,而且对所讲的古诗或戏曲非常投入。④他的表情,酣畅淋漓,变化之至。其次是因为梁启超这个人非常有特点。①外貌上,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眼神犀利,光芒四射。②讲演时一点也不刻板,而是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这样的讲演怎能不引人入胜、令人难忘呢。(意对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闻中运用少量的笔墨,对历史进行了回顾,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与纵深感。

B.本文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一词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C.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D.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答案】B(“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错误,应为“‘别了’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英国米字旗降下和五星红旗升起的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B.新闻运用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要的时刻,感情真挚深沉,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C.本文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因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作为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D.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

E.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一句,语言庄重典雅,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答案】BE【解析】B.“抒情的笔调”错误。E.“语言庄重典雅”错误,应为“语言平实”。

3.在这则新闻中,对现实场景的描述与对历史的回顾是怎样的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案】对现实场景的描述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处对历史的回顾都对应着一个现实的场景。比如写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关于港督府历史的材料;而写到眼前的英国降旗仪式,则联想到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历史的回顾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表达极大地扩展了新闻的容量,使现实的场景增加了历史纵深感,从而更能使人体会到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公众号图.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