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孩子不认真听讲、小动作不断?这3个办法有效纠正


2021-11-03 14:09  网络  浏览量:434

孩子刚上一年级,老师反映说孩子上课总是动来动去,一会儿玩弄手中的纸、笔、书本、橡皮或衣角、书包带,一会儿又去扯同学的头发;或者把书翻来翻去,发出声音,扰乱课堂纪律……

儿童好动、无法集中注意力和缺乏耐心是正常的行为。因为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个本来就是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的转折时期,他们有些焦虑有些紧张有点不适应,这个都很正常。所以从儿童成长的角度解释,这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无须过分担忧。

科学研究证明:

7-10岁的儿童有意注意可以连续集中20分钟左右,

10一11岁的儿童在25分钟左右,

12岁以后在30分钟左右。

当我们的家长认识到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样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年龄做出适当的要求了。

曾有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向心理老师抱怨,说自己8岁的儿子只能认真看书1个小时,怀疑他是多动症,其实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而言,这已经是很好的表现了。

我们发现,约有1/3的儿童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其实是不是好动的孩子就是“多动症”呢?我们对于“多动症”是否存在着很多误解呢?

多动症?

其实,“多动症”的学名叫“注意力缺失/过动症”它有三大表现,包括不专注(不注意事物细节、粗心大意、缺乏持续性、无法注意听、交代的事情做不好、容易分心)、多动(躁动不安、坐不住)、冲动(不加思索地回答问题、无法等待、缺乏耐性)三大行为模式。

有些儿童是在三个方面都同时表现出困扰,有些孩子只是某一方面方面出现困难。所以,“注意力缺失/过动症”分为“多动-冲动”型、“单纯多动”型等等类别。

无论孩子属于哪种类型,其问题的核心都是孩子的注意力执行机制发展不成熟,从而削弱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难题症结与分析

1、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从生理上讲,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骨骼和肌肉的耐力都比较弱,一个动作不易坚持时间过长。同时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从心理上讲。他们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发展之中。

低年级学生的意志较薄弱,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自制力也较差,不能约束自己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教师的讲课内容,因此常常会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甚至对教学有影响的小动作,这似乎在情理之中。

2、和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有关

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无心上学,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因而,缺乏学习动力,那自然也就不会自觉地学习。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也就很自然了。

3、注意力维持的稳定性不足

小学一年级的课堂,相对还是趣味性比较多,老师会用起伏的语调、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学习主要分为视觉注意和听觉注意两类。听知觉和视知觉能力属于影响孩子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儿童因为能力不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感觉统合失调,触觉敏感

触觉敏感的儿童,会因为衣服的材质等问题,动来动去;对声音很敏感,很容易被课堂以外的声音吸引。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大脑觉醒不够,要通过小动作来提高大脑觉醒度,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动作,但课堂上一些简单的知识点问他,他都会懂。

解决办法

1、父母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耐心与孩子沟通;

可以问问“今天学什么了,你觉得哪节课最有意思,为什么有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为什么没学会”等,这样便于了解孩子上课听讲的情况及孩子的兴趣,能帮助搞清楚学生做小动作的真正原因,从而因势利导。

2、认真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可以和孩子一起预习新知识,-结合要学的内容,给孩子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让她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样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自制力,使孩子认真听课,不再做小动作。

3、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

①找一个闹钟,让学生听它的滴答声,并伴随着闹钟的声音,在心中默念"滴答、滴答、滴答……".念15个,反复做8遍。

②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地名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动物就马上举起左手。

飞机 北京 青蛙 美国 篮球 猴子

日本 书包 电冰箱 公鸡 葡萄 鸭子

广州 电话机 被子 兔子 深圳 手机

乌龟 羽毛球 东京 飞机 黑板刷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成长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家长要在孩子小时候多留点心,花点精力,做好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后期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会多省很多心。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件受益无穷的事情。

公众号图.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