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教育孩子三打四不打 父母切不可打错了学起来


2019-07-11 14:27  育儿课堂  浏览量:549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要不要打这个问题,真的算得上是老生常谈了,有些父母相信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观念,有的父母则崇尚西方国家的育儿观点,认为决不能打孩子。双方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试图说服对方,但谁都没有说服对方。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一向是:教育孩子可以打,但决不能乱打。那么,何谓“可以打”,何谓“乱打”呢?我将其总结成“三打四不打”:

三打:

1、孩子目无尊长、打骂长辈要打

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有些孩子发脾气时打人,打的还是奶奶、妈妈等长辈,而被打之人要么还笑嘻嘻的,要么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形,我每每感叹:这孩子离养废不远了!

从小就目无尊长的孩子,父母不要期待他长大后突然就懂事了,知道尊重父母长辈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教育,长大后只会变本加厉,不仅目无尊长还会目无法纪。

2、孩子犯大错、致命性错误要打

孩子犯错有大有小,像有些错误是决不能犯的,甚至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小命玩完了。因此,如果犯了大错、致命性错误,父母必须要严厉教育,打一顿也不为过,否则,孩子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比如孩子有主观偷盗行为,这就属于大错;像之前新闻中报道的熊孩子,试图割断高空作业人员的绳索,属于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也是大错;还有就是孩子做一些极其危险的事,如玩带电插座、玩火等,并在教育一次之后仍不改正的,也要打。

3、孩子知错不改、屡教屡犯要打

有些时候,孩子第一次犯错后,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孩子明明对错误已经有了认识,但仍然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故意再犯,屡教不改,那么家长也可以视情况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毕竟,如果自己不将孩子教育好,将来孩子进入社会,只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

四不打:

1、孩子犯无意之失不要打

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对待孩子犯错误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是因为不懂得、不知道而犯了错,父母切不可打孩子。

就像前面说的偷东西要打,但如果孩子只是出于好奇或者喜欢,将别人的玩具拿回了家,或者因为不知道购物规则而在逛超市时将没有付钱的东西拿出来了,主观上并没有偷的意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打孩子。

2、孩子能力所不及的事不要打

孩子的能力和成年人是存在差距的,但有时候父母却看不到或者忽略了这种差距,对于孩子做不到某些事也采取打的方式,这是不对的。

比如说很多家长最怵的辅导孩子写作业,为什么家长会发火忍不住打孩子呢?就是因为家长以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去要求孩子,而不能理解孩子并不是主观上不想学会,而是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学不会。

3、孩子犯错后知道改正不要打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免犯错误,家长生气也是难免的,但如果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能接受批评教育,并试图改正(有可能因为能力原因没有马上就改正过来,但孩子已经在努力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再打孩子了。

另外提醒一点,如果孩子下一次犯了不同的错误,家长切不可“新账旧账一起算”,将之前孩子已经犯的错又翻出来,这样只会打击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孩子会想“为什么我都改了你还要以此来批评我?”)。

4、不问清原因、不向孩子告知原因时不要打

看到孩子犯了错家长生气是很难避免的,但家长此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至少应该向孩子问清原因再决定如何教育,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眼中只看到孩子犯了错就要打,是不对的。

教育孩子“三打四不打”,父母切不可打错了,赶紧学起来吧

家长如果认为应该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在打孩子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是因为犯了什么错才被打,不向孩子告知原因就打孩子,这不是教育,是虐待,是拿孩子当自己坏情绪的垃圾桶。

教育孩子,我认为应该严慈并济,只有严、动不动就打,要么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暴躁,要么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内向、懦弱;如果只有慈、从来不打,除非是从来不犯错误的孩子(应该没有吧),否则,犯了大错也不打,孩子很可能会越来越“熊”,最终毁了自己。

2d8c01dc16c5f7b4e7e3d0610f342775.jpg

冀教育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输入分数,一键匹配录取院校
  • 河北招生政策 挑大学 选专业 选科指导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