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志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重要论述。河北外国语学院始终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教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以普遍就业为基础,对口就业为追求,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就业工作理念,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连续三年被新华网评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和“中国社会影响力就业典型高校”。
加强就业宣传,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着力打造“一二四”工程
河北外国语学院着力打造“一二四”工程:“一个模式”即探索“就业课程”“课程就业”融合模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从课堂到实践,把就业意识、就业思想、就业方法在点点滴滴的教学教育中无痕地渗透给学生;“两个到位”即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到位,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到位;“四个强化”即强化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强化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强化就业统计责任制。
校领导带头访企拓岗,拓展就业合作渠道
河北外国语学院建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由学生创业就业管理处及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就业部长、毕业班辅导员、学生就业小秘书组成的“大就业”工作格局。校领导带头访企拓岗,拓展就业合作渠道;举办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大型和专场相结合的毕业生双选会;举办“毕业生反哺母校”“企业家进校园”等专题活动,增加市场供给,促进毕业生更快速、更充分就业。
建立毕业生就业台账,提供有温度、高质量的“一对一”帮扶
河北外国语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聚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分类分析,建立了“毕业生就业进展台账”“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台账”两本账,实现了“三个底数清”——摸清求职意向、搞清就业困难、厘清指导帮扶需求;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专门建档、单独指导、个别推荐、重点帮助、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模式,建立了“一对一”指导与帮扶机制,提供求职就业精准帮扶。
依托“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实现毕业生“自主选岗”
河北外国语学院建有功能强大的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中就业管理、信息发布、招聘服务、学生服务、精准推送等模块功能;在学校就业网首页利用“嵌入式”方式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积极引导毕业生注册学信账户,关注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校园网、QQ群、微信公众号、手机微网站、抖音等多种平台,为学生求职创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确保就业信息推送及时精准,毕业生从“统一配菜”到“自主选菜”,求职应聘更有效度;推广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完善实名查询就业状况功能。通过指导,学校一项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校荣获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简历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两支队伍分别荣获第十届“学创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
利用河北省校企合作促进会吸纳企事业单位入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河北外国语学院发起成立了河北省校企合作促进会,会员单位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471家。学校董事长校长孙建忠院士是河北省非公经济商协会党委副书记,是石家庄市工商联副主席,与省工商联66家直属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企业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岗位及就业岗位。
成立河北外国语学院圣兰创业孵化园、河北省创业大学,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河北外国语学院建有河北省创业大学,拥有河北外国语学院圣兰创业孵化园,总建筑面积达5660.5平方米,在孵实体108家,可容纳300余人办公,直接带动就业人数累计达到374人,实现了“全校都是孵化园、每个学院都是孵化器、每个专业群都是众创空间、每个专业都是公司化、每个班级都是工作室、每个课堂都是梦工厂”,形成了在就业中孵化创业能力、在创业中带动就业、在就业中孵化出更多有创业意识的同学的就业创业模式。
打造援非就业“龙凤计划”工程,促进学生援非就业
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增进中非友谊,学校打造了援非就业“龙凤计划”工程,主动服务非洲国家,集中力量向非洲推荐毕业生援非就业,打造“外语院校服务国际”的就业工作品牌,现已成为国家援非工作的外语人才供应基地,截止到2020年,学校在非洲工作过的同学累计达近1000人。
实施毕业生反哺母校工程,帮助学弟学妹就业
河北外国语学院历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单位就业后,广受好评,单位负责人纷纷要求毕业生推荐河外学弟学妹来单位就业。学姐学长毕业后主动回到母校,向学弟学妹传经送宝,将自己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学弟学妹在校就能解决就业困扰。这种一对一、互帮互助模式也促进了学校毕业生就业。
组织大、中、小型招聘会,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河北外国语学院每年与诺聘、猎聘等平台开展合作,组织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平台,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
利用“五条路径”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
一是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二是参加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的考试,即支教、支农、支医、扶贫;三是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这也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主要途径之一;四是参加应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考试;五是参加基层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